当前位置:首页 > 生活 > 正文

上海夫妻千万房产被独生女伙同中介转走,并抵押贷款900万,老两口崩溃

  • 生活
  • 2025-07-12 09:38:03
  • 13

最近,一起让人匪夷所思的房产过户引发了公众关注。据上海电视台报道,上海一对年近七旬的老两口有一套 132 平方三房两厅的产权房,却不曾想亲生女儿背着他们将房产抵押,二老现在可能面临无家可归。

今年 5 月,由于女儿涉及经济纠纷,施老伯夫妇担心女儿会不会动房子的主意,自作主张抵押贷款。于是经家人提醒,就去房产交易中心查询房屋产权情况,没想到,怕什么来什么,交易中心告知二老,他们这套房屋的所有产权,早在今年 1 月,就已被统统变更过户到了其女儿一人名下。

更让二老接受不了的是,3 月中旬,女儿施女士又将自己名下的这套房产进行了抵押,贷款 900 万,约定半年还清。这对二老来说,简直是晴天霹雳!自己好端端的房子不仅易了主,而且还被放了抵押贷,一旦 9 月中旬女儿还不上贷款,那他们夫妇二人将有可能被扫地出门

施阿姨说,这件事发生后,他们夫妇二人第一时间联系上了女儿,但她只是轻描淡写地表示,抵押贷款的钱已挪用它处,后续会想办法还清解除抵押,至于是怎么完成的产权变更,女儿施女士始终不愿多讲。

施阿姨:" 我问她 900 万的资金流向,她说 200 多万是被中介骗了,500 多万是办了一个枫叶卡(加拿大永久居民卡)。我就怕那个房产做了抵押,人家要来收我们的房子,拍卖我们的房子,到时候我们两个老人怎么办?去哪里住?我们的权益谁来保障我们?"

根据施老伯夫妇提供的电话号码,记者当场致电了二老的女儿施女士,但对方在得知是记者来电后,表示自己正在开会,就挂断了电话,后续再打始终无人接听。

女儿串通中介

假冒父母电子亮证

经办人员审核全靠肉眼

而针对此事,施老伯夫妇也曾多次前往黄浦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反馈、主张。但对方表示,他们也很难通过监控画面来辨别,当时到场的两位老人到底是否是他们夫妇本人。

施老伯表示:" 在这个交易过程中,第一条,现场三方产权人都得到场,只有一方人在;第二条,我们没有委托书委托,她个人办理的;第三条,我们没有签过字,是她一个人签字的。另外两个冒充我们的人我们不认识。900 万抵押贷款的期限马上要到了,9 月份到,所以说我们俩就要扫地出门了。"

按理说,三人共有产权,不管是份额转让还是变更过户,三人都必须本人到场,那二老没到场的情况下,今年 1 月,黄浦区不动产登记中心的经办人员又是如何审核通过的呢?

记者联系了上海市黄浦区不动产登记中心的工作人员,监控显示,今年 1 月 20 日下午,施女士办理产权份额转让,两位疑似假扮她父母的老人并没有施老伯夫妇的身份证,而是采取电子亮证的方式,而在当时,不动产登记中心对电子亮证的真伪查验,只能凭经办人员肉眼判断。

黄浦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工作人员表示:" 我们把录像调出来,也不能说有异常,我们也无法来识别这两个人到底是谁。"

问题是二老坚称自己不知此事,也未曾到过现场,这电子亮证又是怎样完成的呢?

黄浦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工作人员表示,可能是将亮证扫码授权给了另外两台手机,第三方过来冒充本人。" 按照正常的程序,在我们工作人员面前一点一步一步操作把证亮出来,我们理所当然都会认为,这个手机也是他的,亮的证也是他本人,就会给我们造成极大的困惑或者是迷惑我们 "。

当天下午,记者致电施老伯夫妇,询问二老是否远程授权女儿电子亮证,施阿姨回忆,今年 1 月,女儿的确问他们要过验证码,但理由并不是办产权变更。" 我只记得,她说在领事馆办美国签证要父母做担保,因为她是未婚,所以问我们要个验证码,是差不多 1 月份 "。

让人意外的是,当天下午记者致电施阿姨时,她的女儿就在一旁,终于对此事有了一个简单的回应。

记者:当时那两位是不是,确实不是您父母去的现场?

施女士 施老伯夫妇女儿:对的对的。

记者:这两位当时到场的老人,也是您找的吗?还是中介公司找的?

施女士 施老伯夫妇女儿:他们找的。

记者:中介公司是谁呢?

施女士 施老伯夫妇女儿:中介公司是个人的。

黄浦区不动产登记中心:漏洞已被补上

涉及刑事犯罪建议报案

对此,黄浦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工作人员坦言,电子亮证验证环节此前的确存在漏洞,目前这个漏洞已经被补上。

黄浦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工作人员表示:" 因为这件事情发生前,其实在我们其它区也有类似的事情发生过。那么这件事情又再次发生了,我们现在上海市不动产登记局也比较重视。

现在对这个电子亮证之后, 进行机器上进行识别,做了一个技术上的补充。最近这段时间,再通过电子亮证到全区的登记部门去,是有技术手段,可以从机器上再进行一下比对的。

这件事情,我们认为已经涉及刑事犯罪了,我们建议他立即报案,我们这里会全力配合,包括保存所有的监控录像 。到底来的人是谁,这样才能水落石出。"

看来,眼下两位老人要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,也只有拿起法律的武器来维权,而一旦最终查实,女儿、中介以及假冒二老的人员都难逃法律严惩,可能涉及诈骗罪、合同诈骗罪或伪造、变卖、买卖国家机关公文、证件、印章罪等多项罪名。

来源:新闻坊、看看新闻

有话要说...